本报记者 邓明明
“双12”将至,秭归县郭家坝镇烟灯堡村3组居民王芳充满了期待,她是全县600多家销售秭归脐橙电商中的一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秭归脐橙销售格局已悄然发生改变,一场属于秭归脐橙的电商“盛宴”已拉开帷幕。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该县通过电商销售的脐橙已达10000吨。
秭归县秭金橙生态脐橙合作社理事长龚万国通过手机确认订单。记者邓明明 摄
网上销售的秭归脐橙都是精挑细选的。 记者王康明 摄
卖脐橙还没开网店,那你就out了
“我们家的脐橙今年不打算走线下了,全部走线上。”
12月3日上午,正在自家果园下脐橙的郭家坝镇烟灯堡村3组居民王芳说。
王芳是去年11月加入电商队伍的,刚开始不知道怎么操作,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通过网店销售的脐橙才10000斤左右。“今年县政府组织了多次电商培训,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如关键词优化,钻石展位如何推广等。”王芳说,通过一系列培训,她家网店的营业额也在不断上升,上个月就销售了3000斤脐橙。
不仅如此,王芳还开发了几个分销商,“都是购买过一次的客户转为分销商的,有深圳的、云南的,进一步带动了人气。”
郭家坝镇郭家坝村4组居民崔敏告诉记者,自从做了电商,家里的50000斤脐橙再也不愁销路了。今年不仅在淘宝开了网店,还开了微店,仅“双11”就销售了100多件脐橙。
“线下销售最高能卖到1斤5元左右,通过网络每斤能卖到6.8元。”崔敏说,通过网络销售不仅量上去了,也提高了利润,“粗略估计,今年收入差不多能有15万元左右。”
秭归县秭金橙生态脐橙合作社理事长龚万国说,周边农户只要懂电脑的基本都开了网店,真正进入了“全民开网店”,“如果还没开网店,就out了。”
秭归县特产中心主任吴述勇介绍,据统计,今年秭归通过互联网销售的脐橙达10000吨,已销售结束的早红脐橙,有70%是通过网络卖出去的。
卖脐橙的电商已有680多家
秭归县农业局一份调研报告显示,3年前,该县仅有帝元、屈姑两家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到了今年7月,全县除个体开设258家网店外,还注册了秭归供销俏楚、和丰源、子规鸟等多家电子商务公司,引资搭建了多家电商平台。全县1至7月,电商产业产值已达8.5亿多元。 “截至目前,我们统计的脐橙电商已有680多家,与2014年的60多家相比,增长了10倍。”12月3日,秭归县柑橘销售办公室主任王仕敏说。
“随着电商数量的增加,通过电商带来的效益也是有目共睹的。”王仕敏说,在今年的“九月红”脐橙销售中,600多家电商每3天进1次货,就这样,全县的8000多吨“九月红”被销售一空,“最后收购价格涨到了3元/斤,已经订购的800多件订单因为没货,退掉了300多单。”
秭归县柑橘销售办走访多家网络电商了解到,现在秭归脐橙(精品果)线上每天销售在180吨左右,价格每公斤达8-12元。
电商盼秭归脐橙品牌更响亮
脐橙网上热销的同时,不少秭归电商提到,秭归脐橙这个品牌还需要更响亮一些。
秭归县委、县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
从12月1日开始,秭归脐橙的形象广告再次上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在《新闻联播》前亮相,同时,秭归脐橙还走向了全国300多家高铁车站。
一个更大的行动正在实施中,秭归脐橙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工作已正式启动。“知名度很重要,脐橙的质量也很关键。”秭归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负责人王飞翔说,只有质量好,才能吸引更多的回头客。“我们打造的就是精品。”采访中,秭归县秭金橙生态脐橙合作社理事长龚万国不停的重复这句话,卖出的脐橙不打蜡,不打甜蜜素,全部是在自然环境下成熟的。
他说,为保证消费者能吃到口感更好的秭归脐橙,在销售时都会先品尝,告知消费者目前的口感情况,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再决定何时发货,“有些消费者喜欢吃偏甜一点的橙子,就会建议等几天,等口感甜一点后再发货。”
在秭归县水田坝乡王家桥村,脐橙种植采用产品质量追溯与监督平台,果园内布点360度摄像头全景监测。“每一棵果树都有编号,何时施药,用药剂量多少,技术员是谁,实施效果如何等,都可以从电脑监控体系上一览无余。”王家桥村支部书记杜海林说。
秭归县农业局局长郭清军介绍,目前该县累计建设脐橙精品园6个,“用科技手段来种植脐橙,产出的果子绿色生态,品质好,在网上更受欢迎。”该县农业局工会主席郑之春深有感触地说,从早年的“北上卖柑”,到如今的网上卖柑,秭归脐橙的销售渠道正越来越宽。
(转自三峡晚报2015年12月9日2版焦点透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