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县柑橘循环进入小年,凭借“秭归脐橙”响当当的品牌效应,用高价弥补了数量的不足,绝大多数产品卖出了历史天价,小年仍斩获不菲的收入。今年喜逢大年,且春季花量大、花质好,主产区普遍植株生长势旺盛,呈现出喜人的丰产势头,加之目前雨水分布均匀,广大柑农沉浸在丰收在望的喜悦之中。但是,如因后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及管理不当的话,丰收势头仍会逆转。望广大柑农一定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切实转变观点、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以夺取2015年柑橘丰产丰收。
一、切实转变观念扬秭归脐橙美好声誉
“秭归脐橙”凭借其果大皮簿,色艳光亮,质脆化渣,味甜香郁,为柑橘中鲜食之王当之无愧地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为秭归柑橘产业大幅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品牌效应为广大柑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附加效益。在现实生产中,应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才是秭归脐橙的出路。坚持“省力、绿色、优质、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要认识到外地柑橘大发展对秭归柑橘发展带来的压力,不能因为短期利益、一己之利、一时之快而砸了“秭归脐橙”这块牌子,品牌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应坚定不移地以优质果品吸引市场、占领市场,摆脱市场约束,努力抢占市场制高点,摒弃一切投机取巧行为,确保秭归柑橘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二、正确使用农业投入品保柑橘业健康发展
合法渠道购买、合理使用农资产品,从源头控制危害侵入,确保“秭归脐橙”绿色无公害。据调查,近期在部分柑橘产区已有商贩以获取私利为目的,采取非正当手段宣传推销“疑似甜蜜素”产品,经检测,该产品有毒重金属(汞、砷、铅等)含量严重超标,一旦施用,轻则阻碍果实正常膨大、着色、缩短贮运周期,重则影响树势、降低抗性,影响当年或多年产量,对我县柑橘产业带来很大潜在危害。对此,大家务必要筑牢安全思想,自觉抵制“三无”农资产品,不买人情农资,不被误导,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三、科学落实夏秋管理技术促果品质量提高
(一)保持果园清洁,重建果园生态。生态良好、环境清洁,能降低病虫危害,促进树体健康生长,柑橘园环境改善,推荐采取以下措施 。
1、改造老果园,创建适宜清洁化生产,丰产优质的果园及树体结构。综合应用“推到重建,密改稀,大改小,品种改优,土壤改良、设施配套“等一种或多种技术措施进行改造。
2、确保树势健康。即培养好树形,促使树冠覆盖度适当,树体营养状况适中,营养和生殖生长协调,无难防病虫危害。
3、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柑橘生产环境。
4、推行树盘洁净,行间间作豆科作物或种植绿肥。
5、排水和控湿。及时清淤,疏通沟渠,使果园积水及时排出。
(二)强化土壤管理,提升果园地力。针对果园地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推广应用以下技术。
1、深翻扩穴,熟化土壤。在秋梢停长后进行,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40 cm --50 cm,深度40 cm-60 cm(山地改土位置在梯面内侧及株间)。回填时混以经腐熟的绿肥、饼肥、堆肥、秸杆或人畜粪尿等,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上层,然后对穴内灌足水分。
2、生草栽培。间作与柑橘无重要共生性病虫害、浅根、矮杆的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如蕾香蓟、白三叶、百喜草、箭舌豌豆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控制恶性杂草的生长,为柑橘害虫天敌创造理想的藏匿场所。
3、树盘覆盖。 高温或干旱季节,树盘内用秸杆等覆盖,厚度15 cm-20 cm,覆盖物应与根颈保持10 cm左右的距离。
(三)合理施肥,增强土壤持续供肥能力。合理施肥应做到:
1、掌握适宜的施肥时期,采取合适的施肥方法。脐橙园壮果肥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施入,根据不同的果园立地条件和肥料配方,选择环状沟施、条沟施和水肥同施等适宜方法施入。
2、控氮增施磷钾肥,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可降低果实酸度,增进果面着色,提高含糖量,改善品质。
3、肥料配方适量施用,保证营养元素协调供应。根据树势、树龄、品种、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施肥量,科学选择肥料,配方后施用,全年施肥量,一般以每产果1000kg施纯氮 6 kg-10 kg,五氧化二磷 5-8kg,氧化钾 6 kg-10 kg为宜,壮果肥约占全年施肥量的40%,越冬肥约占全年施肥量的30%。
4、看树补肥、缺素矫正。夏秋季施肥,要做到看园看树补肥和缺素症的矫正。施肥时:对于树大、果多、营养生长弱的树要重施;对于结果少、营养生长旺盛的小年树,适当少施肥,特别要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增进品质;对于树体衰弱的中、晚熟品种在采果前后应及时补充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恢复树势、充实结果母枝、提高抗寒越冬能力;坚持地面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在果实膨大后期,应多次叶面喷洒0.2%--0.3%的磷酸二氢钾加0.3-0.5%尿素或20%草木灰浸出液与1%过磷酸钙浸出液、0.03%--0.05%硝酸稀土,忌用不好的(尤其是不合格的激素类或“三无”叶面肥),这样不仅能促进果实膨大,还可促进着色,增甜早熟,改善品质,提高耐贮性。
(四)强化梢、果管理,提升稳产优质能力。做好疏果定果和夏秋梢管理,能有效控制果实级别和大小年。
1、科学疏果、合理定果:根据植株大小、树势、立地条件确定适宜的单株目标产量后,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日灼果、朝天果、粗皮大果和小果、果皮缺陷果、开脐大的果、机械损伤果、脐黄果、扁平果。一般按叶果比(脐橙为60—80︰1、蜜柑为30︰1、柚类150—200︰1、椪柑50—60︰1、夏橙50︰1)把握疏果程度进行定量疏果。
2、夏秋梢管理:抹出95%的夏梢、促发整齐秋稍、抹出全部晚秋梢。具体办法是:抹除 8月15日以前萌发的夏、秋梢,只预留树体外围部分弱夏梢成为树冠延长枝,要求10片叶时摘心,不超过20枝,其余在夏、秋梢嫩牙不足2厘米长及时抹除,每隔7天1次,随发随除。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统一放秋梢,促使抽梢整齐,萌发过多的秋梢按“三去一、五去二”办法疏除。9月中旬后萌发的嫩梢全部去除。
(五)增糖着色、着力提升柑橘品质。在果实膨大后期与成熟期,有条件的地方推荐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着色,增加含糖量,提升品质。
1、控水提升。在10月上旬对中熟品种园地开沟排水,覆盖银光膜,通过控水能提升果实可固1-2个百分点。
2、修剪提升。采取修剪和摘叶改光可促进着色。
3、安全补肥。8月中下旬和9月上旬,喷施600—800倍硝酸钙,对裂果与日灼有一定防效; 8月20日左右开始,相隔15天,叶面喷施二次0.05%钼酸铵,在采果前60天、50天各喷一次稀土复合精肥3000—3500倍,可促果皮光滑,着色均匀;在采果前45天、30天,结合病虫防治喷0.2—0.3波美的石流合剂对着色有一定促进作用。
(六)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确保果品质量安全可靠。安全有效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应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和恶性杂草孽生,有利于提高树体抗病力和害虫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果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以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对于可能造成危害的病虫草害,优先采用物理措施或生物措施。只有在根据病虫预报和种群监测结果达到防治指标,而又没有其它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供选用时,才考虑用药。药剂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的规定选择对病虫效果好,对天敌安全,对人畜低毒,对果实和环境无污染的品种。特别推荐以矿物油、硫制剂(石硫合剂、硫磺等)、铜制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等)、松脂酸钠(松碱合剂)等矿物源和传统的农药为主体。适当使用中等毒性以下的生物源农药。实属必要时,允许有限度地使用部分特许的低毒(个别中毒)、低残留、选择性的化学合成农药,但这些农药品种每年各限用一次,而对于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三致”的农药则必须严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