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秭归柑农新春话种柑
发布时间:2015/3/6  被阅览数:4445次  来源:秭归政务中心  作者:王仕敏

    时间:2月19日 正月初一 
    地点:秭归县郭家坝邓家坡村
 
    记者  何宝喜
 
    2月19日至21日这几天,记者在三峡库区家乡的秭归县郭家坝镇邓家坡村走亲访友时,亲朋好友和一些老乡们谈起这些年家乡变化是滔滔不绝,讲得最多的是如何科学种柑橘,怎样种出品质最优的柑橘,才能卖出个好价钱。
 
    该村三组老乡高斌拍着记者的肩膀说,去年二组的何宝年柑橘卖了50几万,站在旁边的柑农崔永山插话说,他卖50几万一是田多,二是他请专家技术指导到位,关键还是要讲科学。四组的高本贵这几年没有超过15万块钱的,去年据说卖了20万出头,他这几年品改搞得好。原来六组的张其成一家三口人,前几年人均不过在3万块钱左右,去年他人均估计不低于5万。
 
    在该村四组柑农何宝寿一栋两间三层小洋楼院子里,给他来拜年的五六个老乡正围坐在取暖器上喝茶、取暖、拉家常,见记者到来连忙起身打招呼让座,刚落座便七嘴八舌谈起家乡的变化来,一位郑姓老乡指着对面半山腰一栋栋小洋楼和一片片绿郁葱葱的柑橘林对记者说,你在外面工作二十多年,很少回家,家乡的变化大吗?放眼望去,家乡的变化的确很大,在记忆中几乎看不到昔日矮小的土坯房和狭窄的乡间小道,记者回答道。
 
    这时,柑农何宝寿接过话匣子,掰着手指比划着说,2012年他的柑橘卖了10几万,2013卖了17万多,去年突破20万这几年他柑橘收入一年比一年攀升,属于中等偏上收入,论规模面积,他自认为收入还不算多,要说品质最好、面积最小、而柑橘收入最多的还是要数该村柑农颜德敏,产量只有2500公斤的柑橘卖了三四万块钱,其中他两个新品种的收入是他柑橘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在屈乡大地赫赫有名的被号称秭归柑橘首席土专家的颜德敏,近十年来,他痴心不改,一头扎在柑橘园里搞试验,搞品改,观测育苗,潜心钻研科技种柑,先后二十多次自费前往四川柑橘研究所学习种植栽培新技术,引进改良新品种,先后培育出了“屈乡特早”和“富硒天草”两个新品种,获得成功且效益显著。而他培育的“屈乡特早”新品每公斤售价是其他普通柑橘的一倍以上,0.5公斤柑橘售价6元,他培育的第二代新品“富硒天草”售价更是惊人,5公斤一箱售价高达100元,买家每年需签约提前交订金,并且还只能限购一定数量。
 
    颜德敏种植的柑橘面积在村里只有别人的五分之一,为什么收入比别人高出好几倍?道理很简单,还是他依靠科技种柑,引进改良培育新品种,精细化管理,品质化培育的结果,柑农高锋这样评价说。
 
    近几年来,家乡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得益于县乡村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鼓励广大柑农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大力发展柑橘这一支柱产业,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富裕、衣食无忧,柑农崔志国道出了这样一番心里话。
 
    崔志国原是该村考取大学为数不多的一名大学生,199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县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后因企业改制下岗,被武汉一家企业聘为主管区域营销工作,待遇不错。2010年回家过春节的他,发现村里一些年轻人和他一样都外出打工,家里不少抛荒土地无人耕种,萌发了返乡创业的念头,有过跑江湖工作多年经历的他不恋都市生活恋家乡。2011年回乡流转土地208亩,发展柑橘产业,从坡改梯、请专家指导种柑技术,到学管理从不马虎,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为村里种柑橘能手,并于2013年注册成立了秭归县双合脐橙产销专业合作社,一些柑农见这小伙子有来头,善于钻技术,又能吃苦,先后有200多户柑农自愿加入到他的专业合作社中来,合作社当年销售柑橘60多万公斤,年销售额200多万元,加入到合作社的社员收入比非社员增收20%以上,让柑农从中尝到了加入合作社的甜头。
 
    曾一度反对他回乡,恋爱多年的都市女友爱华直言不讳的告诉他,你如果执意要回山上种柑橘,那我们俩就分手,这样的告白并没有阻挡他返乡创业的决定,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和成效在大山里收获爱情,收获人生所追求的别样幸福,崔志国这样对记者说。
 
    几年下来,已是35岁大龄青年的他,由于对返乡创业的执着追求,最终获得了成功,收获了喜悦,建起了小洋楼,人生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他不仅收获了财富,也收获了爱情。他的成功俘获了相恋多年爱华女友的芳心,最终走到了一起,结为终身伴侣。也成为该村一个山里娃有史以来从城市里娶回的第一个媳妇。
 
    你生长生活在城市,为何愿意嫁到山旮旯来?开始是不愿意呀,后来由于他对他的选择坚持,对我的坚持不放弃,还是觉得只想跟他在一起踏实,爱华这样告诉记者。
 
    该村党支部书记何明国介绍说,邓家坡村作为秭归县种植柑橘最早,也是种植柑橘历史悠久的重点村,长期以来,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实施走“产业支柱化、种植规模化、科技标准化、质量品牌化”发展柑橘的路子是对的,无论是产量、品质、柑农收入都位居全县产柑橘乡镇村之首。所有这些靠的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技术部门指导,库区移民政策的给力,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何明国说,以近三年来为例,该村柑农年收入20万以上到50万之间的就有200多户,10万以上的占到全村柑农总户的60%以上,有70%的柑农由原来的土坯房建起了二到四层不等的小洋楼,30%的柑农进行了农房改造,有60多户的柑农为子女创业、孩子上学、在乡镇、县城和宜昌城区购买了商品房,30多户柑农购买了皮卡、面的、小轿车,摩托车进入柑农家中也是普通不过的出行交通工具。做饭用的电磁炉,喝的自来水,洗衣用的洗衣机,洗澡用的太阳能,看的高清电视机,柑农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我要为生活在我村的父老乡亲点个“赞”,村支书何明国举起大拇指对记者笑哈哈的这样说。
 
    如今,一个比科技种柑、比收入多少、比孝敬父母、比家庭和谐、比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正在该村悄然兴起。
 
    (转自人民网2015年2月23日)


秭归脐橙网   鄂ICP备2023001137号-1 鄂公网安备42052702000146
地址: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凤仪大道果然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联系邮箱: yc2502@126.com 微信:yc2502
网站访问量:今天第 0位访问者 页面访问量:今天第0访问者 技术支持:果然好生态农业 电话:1388665846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