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柑橘采摘技术规范(试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秭归柑橘采摘的术语和定义、采摘要求、试验方法、采后预贮。
本标准适用于秭归柑橘果实的采收和收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包括文件中的引用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 5014-2005 无公害食品 柑橘
GB/T 8210 出口柑橘鲜果检验方法
NY/T 716-2003 柑橘采摘技术规范
NY/T2721-2015 柑橘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转色
果皮绿色消褪后固有色泽逐步形成。
3.2 成熟
果实达到该品种固有色泽、香气和风味,果肉组织软化,产生芳香物质。
3.3 预贮(俗称发汗)
柑橘采后及时排除田间热、过多水分和愈合伤口的处理过程。
3.4 浸果
采用防腐保鲜剂水溶液来浸泡柑橘果实的过程。
3.5 打蜡
指向清洗干净的柑橘果面喷涂适量涂膜剂的过程。
3.6 秭归柑橘
指秭归县内宽皮橘类、甜橙类、柚类等所有柑橘果品。
4 采摘要求
4.1 采摘成熟度
鲜销果、加工果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各品种的开园时间,早红脐橙10月中下旬、福本11月中旬、罗脐11月中下旬、纽荷尔(含长红) 12月上旬、林娜12月下旬、佛罗斯特12月下旬、红肉1月上旬、伦晚3月下旬 、桃叶橙12月中旬、夏橙5月中旬、椪柑12月上旬。
以贮藏为目的在果实成熟70%时采收。留树保鲜的根据该品种特性延迟2~3个月采收。一般要求果品可溶性固形物≥10%、可滴定酸≤1.1%,固酸比>9:1。
4.2 采摘准备
4.2.1 禁用农药
采摘前30天,果园禁止喷洒任何农药。
4.2.2 采果工具及要求
圆头采果剪、双面梯、采果袋、果篮,竹制容器或塑料周转箱等盛装容器、手套、指甲剪等。
采果剪应光滑、合缝、剪口锋利。塑料周转箱应完好无损,光滑平整,无锋利凸起。盛装容器宜轻便牢固、内侧平滑,竹制品内侧垫以柔软物。所有盛装物品提前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双面梯应符合山区特点,方便、牢固、安全。
4.3 采摘天气
选择晴天、果实表面水分干后采摘。下雨、落雪、雾未散、霜未化、刮大风、晴天高温时不采果,大风大雨后隔两天采果。
4.4 采果人员
采果时穿上宽松的外衣,外衣上不得有坚硬锋利的饰品。采果者采收前剪平指甲,戴上手套,避免刺伤果实。采果者禁止饮酒、限制吸烟。
4.4 采摘方法
4.4.1 采果原则
按“自下而上、从外到内”顺序进行。严禁早采,杜绝手扯杆刷、攀枝拉果,以免伤果伤树。
4.4.2 采用方法
“一果两剪法”:第一剪离果蒂带果柄剪下,第二剪齐果蒂处剪掉果柄,剪口平整,保持果蒂萼片完整,确保果蒂互不伤果,达到“一果两剪不刮脸”的要求。
不及时鲜销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不提倡带叶采摘。
4.5 装筐入袋
采摘的果实装筐入袋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抛丢,严禁站在高处倾倒筐(箱)中,防止碰伤。装筐入袋八至九成满,避免果实外溢受损。伤果、病虫害果、脱蒂果、泥浆果、畸形果分别放置。
4.6 果实转运
果实采摘后防日晒雨淋,及时用周转箱装果转运,减少翻倒次数,避免混入杂物,减少挤压、碰撞等损伤。转运工具应清洁、无毒、无异味。
4.7 废弃物处理
采果中产生的废弃物集中收集盛放到废弃物的装置和场所,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滞留果园。
5 取样
在果园随机选取3~5株能代表该品种特征的柑橘树,于树冠中上部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各采一个果实,共15~25个果实供分析用。
6 试验方法
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按照 GB/T 8210 的规定执行。
7 采后预贮
果实采收后,需要打蜡包装的按《秭归县柑橘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试行)》的规定处理。无需打蜡的在24h内浸果保鲜,浸湿果面即可(浸果时间在30秒以下)。浸果后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预贮100h,再进行选果分级包装销售。所选清洁剂、防腐剂、保鲜剂使用范围、使用浓度和最大允许残留量应遵照使用说明并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
8 采摘档案
标明每一批次果实的品种、数量、采收时间、地点和采收负责人、预贮地点和编号等。